北京时间4月21日晚,开云官方平台2024年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总决赛在德国柏林落下帷幕,中国跳水队以绝对优势包揽女子10米台、男子3米板和混合双人10米台三项冠军,其中17岁小将全红婵以近乎完美的开云官网表现斩获个人赛季第四冠,其招牌动作“207C”再度上演“水花消失术”,引发全球跳水界热议。
女子10米台决赛成为当晚焦点,全红婵与队友陈芋汐的“神仙打架”再现,最终全红婵以458.20分的总成绩夺冠,领先陈芋汐12.35分,尤为惊艳的是,她在第四跳207C(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)中,7名裁判有4人打出10分满分,其余3人给出9.5分,这一跳最终获得99.00分的超高分,现场观众席爆发长达20秒的掌声。
“今天的状态比预想中更好,207C的起跳高度和入水角度都控制得不错。”全红婵赛后坦言,自己赛前针对这一动作进行了针对性训练,“教练让我把注意力放在腰腹发力上,效果很明显。”国际泳联技术代表玛丽娜·科瓦列娃评价称:“全红婵的207C是教科书级别的表现,水花控制甚至优于东京奥运会时的水平。”
男子3米板决赛中,奥运冠军王宗源以556.90分成功卫冕,英国名将杰克·拉夫尔因第三跳109C(向前翻腾四周半抱膝)出现重大失误,仅列第五,王宗源在赛后采访中表示:“拉夫尔的失误提醒我,稳定性比难度更重要,我的最后一跳5156B(向前翻腾两周半转体三周屈体)其实降低了难度系数,但保证了完成质量。”
值得一提的是,墨西哥选手奥斯马尔·奥尔特加凭借高难度动作摘银,其最后一跳109B(向前翻腾四周半屈体)难度系数达3.8,成为全场唯一尝试该动作的选手,中国跳水队领队周继红点评:“男子3米板的竞争格局正在变化,墨西哥、英国等队伍的技术突破值得警惕。”
混合双人10米台项目,中国队派出全新组合杨昊/张家齐参赛,尽管两人配对仅三个月,仍以339.42分领先亚军乌克兰队28分的优势夺冠,15岁的杨昊在比赛中完成409C(向内翻腾四周半抱膝)时同步分均达9.0以上,展现出不俗潜力。
“杨昊的成长速度超出预期,”搭档张家齐表示,“他的空中姿态调整能力很强,我们下一步目标是提升动作一致性。”国际泳联官方社交媒体将两人决赛视频剪辑发布,配文“未来已来”,24小时内播放量突破200万次。
本次赛事中,中国选手的入水水花控制再度成为技术焦点,前跳水世界冠军熊倪在解说中分析:“中国队员的‘指尖入水’技术是关键——手掌先接触水面时,手指微张将水流导向两侧,同时收紧核心肌群避免身体晃动。”德国队教练帕特里克·豪斯丁则透露,其团队正在研究中国队的训练录像,“他们甚至会用高速摄像机记录手指入水的毫米级差异”。
中国跳水队的科技创新亦受关注,据悉,队伍已引入AI动作分析系统,通过3D建模实时反馈运动员动作偏差,全红婵透露,该系统能精确到“脚趾角度偏差2度就会报警”。
尽管本次世界杯大获全胜,中国跳水队仍面临挑战,周继红指出:“女子10米台陈芋汐、全红婵的分数差距在缩小,男子跳板各国难度系数已逼近极限,巴黎奥运会的竞争会更残酷。”国际泳联最新数据显示,2023年以来,非中国选手在世界杯分站赛共12次突破600分大关,较东京奥运周期增长40%。
年龄结构亦需关注,目前中国队共有5名00后选手担纲主力,心理素质成为备战重点,心理教练团队负责人透露:“我们模拟了巴黎奥运会可能出现的嘘声、闪光灯干扰等场景,年轻队员需适应高压环境。”
赛场外,全红婵的“反差萌”持续吸粉,她在领奖台上被拍到偷偷整理头发的小动作,被网友制作成表情包广泛传播,更有趣的是,当值裁判组组长、意大利人马尔科·博里尼赛后主动请求与她合影:“我打了30年分数,从没见过如此稳定的207C——她的笑容比动作更完美。”
柏林当地媒体《每日镜报》以“东方美人鱼征服施普雷河”为题报道称,全红婵的比赛门票在赛前两小时售罄,许多德国观众举着中文应援牌为她加油,赛事组委会不得不临时加开大屏幕直播区,容纳近千名未能入场的观众。